
西宁:筑牢投资“压舱石”实现首季开门红
——西宁经济发展扫描九
投资拉动增长,项目带动发展。
2025年开局,西宁项目储备如仓廪丰实,重大项目建设现场鏖战正酣,基建项目落地开花……
今年以来,西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项目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目标管理定任务、前期谋划强储备、机制创新增活力、穿透调度稳运行、资金保障拓渠道,以超常规措施加力推进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年投资项目工作高起点开局、高质量起步。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7.1%,较上年同期增长1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1.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10个月的投资负增长,实现近两年以来的首季“开门红”。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23个,支撑投资49.2亿元,新入库项目69个,完成投资14.4亿元,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0.5个百分点。
西宁市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构建起全周期项目保障机制,为投资项目工作筑牢了坚不可摧的基石。
在项目谋划环节,创新建立“33221”项目谋划调度机制。自2024年9月起,便组织地区部门集中精力、凝聚智慧,对标国家战略方向与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盯国家重点投向,精心梳理谋划今年项目,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精准契合发展大局。
将“小规划小方案”梯次滚动接续编制机制成为项目储备的“生成器”,精准对接利好政策、“帽子”试点等,动态储备编制任务清单44项,生成项目1086项,正在推进前期517项,预计年内可开工并形成投资项目105项。
项目推进过程中,要素保障是关键。政府投资新建项目要素保障市长协调机制犹如项目建设的“助推器”,动态梳理制约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问题清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难题。目前已成功协调解决多巴水源置换管网建设及压力调控工程等42个要素保障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让项目能够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项目全周期工程咨询服务机制则成为项目谋划的“加速器”。依托“1+9”咨询服务库和百人专家团,开展全周期专业咨询服务,分领域、分行业、分时段组织78个专场集中联合论证对接会,专家们各抒己见、碰撞智慧火花,为项目谋划提供专业、科学的建议。通过提前介入项目开展全过程咨询保障、多部门会商联审,协调落实要素保障,提升项目前期质量。2025年储备项目中成熟项目数量由623项增加至803项,年度计划增加了176.7亿元,项目谋划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项目评价综合通报机制如同项目的“矫正器”,发挥着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作用。发放3批次催办单,协调解决37个催办事项,从城北区大堡子、马坊等片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到西宁市污泥专有填埋场工程项目土地审查手续办理,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及时关注和有效解决。通过全过程咨询保障,集中编制方案、组织审查、开展审批,实行年度投资项目动态储备,共储备2025年计划建设项目1385项,总投资395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28.8亿元,已全部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统筹管理,让项目储备工作更加规范、高效、有序。
西宁市以超常规举措,高位推动穿透式调度,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青海省投3×66万千瓦“上大压小”火电机组、东耀智显年产6.6万平方米MLBD显示模组、汇智、玉锦绿色算力设施装配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施工进度条拉满……
在市政府领导带队每周深入项目现场、高效率的督导帮扶下,30余家重点企业如注入“强心剂”,发展信心与动力全面激发。一季度完成投资14亿元,有力支撑一季度投资“开门红”。
建立冬季不停工“存量项目库”、新开工“增量项目库”、前期攻坚“补欠项目库”,共420项一季度支撑项目三张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稳存量、拓增量、挖潜量。
市政府多次召开经济分析会及投资项目推进会,深入研判投资形势,集中协调绿算项目纳统、房地产项目复工报告办理等6项突出问题事项。在政府的积极协调与大力支持下,各部门协同作战,为项目开复工提供全方位保障,让项目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服务保障中顺利推进。
从3月1日起,对全市一季度投资支撑项目开展日监测、日调度,精准掌握项目每日工程进度,及时监测预警、定期通报、限期整改……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预期目标2.1个百分点。
“通过加强监测预警通报,投资项目管理质效显著提升,项目在科学的监测与调度下稳步推进,为投资增长保驾护航。”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宁市积极构建全链条争取支持体系,为项目投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据介绍,西宁市通过完善向上对接机制,建立定期拜访国家省级部门汇报衔接、省市联动争取支持的多层次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截至目前,赴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超30次,每周至少一次赴省发改委对接,成功捕获碳达峰试点城市、中央政府储煤基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国家生态综合补偿等10余条利好政策线索。已统筹安排并争取前期经费近亿元,为300余个项目前期工作“输血供氧”。
组建投资项目驻京联络工作组,紧密对接国家部委与权威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前沿哨所”作用,强化衔接争取与协调联络,精准捕捉国家资金流向与项目申报审核动态,力促项目申报与资金争取提质增效。积极投身试点申报,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西宁市荣耀上榜。
依托市政府统筹引领、发改系统协同联动、咨询机构全程参与、地区部门深度融入的联合作战体系,集中优势兵力攻坚项目熟化,开展提级联合论证,提升项目成熟度与获批概率。
一季度,全市累计争取国家及省级各类资金46.1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资金争取总额。特别是地下管网更新改造项目落实资金12.6亿元,获批率高达98.4%,为全国项目审核通过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市将鼓足工作劲头、保持发展势头,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在一季度投资项目‘开门红’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储备,全力保障项目要素,延续投资项目工作良好态势,确保上半年投资项目工作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西宁力量。”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张弘靓
编辑:文东萍
相关文章:
七大版块、16项赛事!2025年青岛市第五届社区运动会开幕04-26
西宁:筑牢投资“压舱石”实现首季开门红04-26
他们公告已办理离婚,女方分走超3亿元!04-26
尚未盈利的德镁医药拟赴港IPO 康哲药业持股超9成04-26
东丽商场城市更新项目进入施工关键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