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北京银行2024:数字化蜕变驱动底层价值重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20:00    

经过三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北京银行实现了全面蜕变,其释放的长期价值正在得到资本市场的全面重估。

4月14日,北京银行公布了其数字化转型第三年的成绩单,在行业整体尚处承压状态下,再次取得了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坚韧表现。年报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9.2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增长0.8%。

资产规模方面,北京银行继续保持了较快的扩表速度,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到4.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1%,资产总额较快扩张的同时,资产质量则继续保持一如既往的稳健,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208.75%,风险计提充足。

2022年北京银行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目标打造“数字京行”,数字化转型的三年也成为北京银行资本市场价值全面重估的三年。北京银行在年报提到,资本市场传来捷报,2024全年股价涨幅达到43.69%,创近十年最大涨幅。这一表现不仅跑赢同期资本市场大盘表现,同样跑赢同业银行板块近9个百分点。事实上,早在开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年——2022年伊始,北京银行的股价便开始企稳回升,2022年股价逆势上涨5.17%,2023年股价逆势上涨14.89%,2024年基于过去三年数字化深度转型的积累,股价迎来爆发式上涨。数字化转型的三年时间内,北京银行股价累计涨幅近80%,总市值突破1200亿元大关,总市值增长超500亿元。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要高质量发展。北京银行经过过去三年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技术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业务模式的全方位升级和组织形态的全面升级,目前已进入到数字化转型2.0阶段,即全面数字化经营。”

“数字化转型下,北京银行在保持资产质量稳健的同时,连续多年保持营收净利双增长的坚韧业绩表现,其资本市场价值实现全面重估,不仅仅是对当前市场环境追求确定性的反映,更是北京银行近三年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带来的全面蜕变的集中体现。”业内人士认为。

价值重估“底色”

数字化转型全面重构下,北京银行一次次交出超出市场预期的营收净利“双增长”成绩单,是其资本市场价值得以重估的基本面底色。

4月14日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99.2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3亿元,同比增长0.8%,营收与净利均再次取得年度双增长。这是北京银行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十五年取得营收与归母净利的“双增长”,这一增长纪录对于与宏观经济休戚相关的银行业来说实属难得,体现了北京银行较强的经营韧性。值得注意的是,其2024年拨备前利润增速比归母净利润增速更高,达到4.4%。

拆分北京银行的盈利增长结构,“规模扩张”和“非息收入”成为主要正贡献项,分别对业绩增速拉动了19.2个百分点以及6.5个百分点。

作为上市银行营收的“基本盘”,北京银行2024年息差业务表现坚韧,实现利息净收入519.1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其总营收比重的74.25%。扩表速度明显提升成为息差业务坚韧表现的关键,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的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了12.61%,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扩表速度,资产总额首次突破四万亿元大关,达到4.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8亿元,负债总额同样保持较快增长,较上年末增长12.94%,达到3.86万亿元。

其中,存款成为拉动北京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力,2024年末,北京银行存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8.34%达到2.45万亿元,贷款规模突破2.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5%。

北京银行息差业务在“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价”的表现也格外具有韧性。在行业净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北京银行2024年净息差保持与上半年持平,为1.47%,这一水平高出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0.09个百分点,表现优于同业。

净息差的坚韧表现主要由于北京银行一直以来的负债端成本优势,在整体利率下降的环境下,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在所难免,但北京银行凭借出色的负债成本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定价能力,2024年负债成本率和存款成本率均较去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分别降至2.03%和1.85%,得益于此,北京银行净息差能够较2024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同时,北京银行“轻资产”的非息收入的增速也实现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拉动了其业绩表现。年报显示,2024年北京银行的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06%,达到180.0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5.75%,同比提升了1.22个百分点,变得更加“轻型化”。

而对于仍然以资产负债业务为基本盘的银行业来说,资产质量风险始终都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关切。资本市场之所以对上市银行普遍给予“破净”(市净率<1)的估值,本质上就是在担忧资产质量风险暴露从而导致信用成本最终吞噬银行业的利润。

当前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优质上市银行股价集体走高,表明资本市场正在对中国上市银行进行重新定价。从2024年报中也可以再次读出,稳健的资产质量是市场对北京银行抱有信心的重要原因。年报数据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为1.62%,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公司贷款不良生成率0.81%,较年初下降0.19%,实现资产质量风险“三下降”,同时拨备覆盖率为208.75%,虽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风险计提依然充足。

特色经营“内核”

北京银行资产扩表的背后是特色化经营内核驱动的业务扩张,其商业逻辑在于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增长。特色化经营一直是北京银行的顶层战略,也是北京银行的一张重要名片,这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导向恰好同向而行。北京银行在2024年报中再次阐述了自身的特色经营战略:通过特色化经营和差异化发展,力争成为金融市场的定义者和引领者。

“在千篇一律的世界里,独特性是稀缺资源。面对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内卷’冲 击,我们主动升维突破,洞察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积极创造市场、创造价值,推动‘存量博弈’转向‘增量创造’,努力成为一家不一样、有特色、 想得起、记得住、用得上、受尊敬的银行。”霍学文在年报致辞中提到。

“在低息差时期,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要找准定位,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银行一方面学习先进的银行,对标标杆银行,另一方面,北京银行也在坚持自己的优势。” 北京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戴炜分析到。

具体体现为:深化打造“儿童友好型银行”,构筑全场景成长生态;深化打造“伴您一生的银行”,打通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致力于深化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构建立体化服务模式;深化打造“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升级人才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布局AI+金融应用体系。

特色经营既覆盖零售业务,又覆盖公司业务,其中零售转型一直是北京银行特色经营及转型的重点之一,随着近两年零售转型加速,北京银行的零售业务拿到了实质性结果。

年报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零售业务实现营收249.41亿元,同比增长2.26%,零售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占比达到36.97%。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2024年北京银行零售业务实现多项突破:资金量创历史最佳增长,个贷规模增长且结构优化,零售客户基础持续夯实,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2024年零售AUM(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88亿元,增幅达17.25%,创零售转型以来最佳;个贷余额突破7000亿元,达到7026.15亿元,规模保持城商行领先优势;零售客户数突破3070万户,较年初增163万户,其中,贵宾客户数突破110万户,增长19%,私行客户数突破1.7万户,增长超3000户。

对公方面,北京银行秉承特色化经营与金融“五篇大文章”上层战略同向而行,进一步向制造业、专精特新、科创、普惠等重点领域倾斜,从而实现对公业务的大幅增长。

科技金融方面,2024年北京银行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到了3642.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52%。早在2022年,北京银行提出了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的特色经营战略,截至2024年末,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客户突破2万户,较年初增超6400户,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068亿元,较年初增长338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其“专精特新·千亿行动”计划。

此外,绿色金融方面,2024年北京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为210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11%;普惠金融方面,2024年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3106.14亿元,同比增长28.30%。

数字转型“蜕变”

北京银行取得上述成绩的底层逻辑来源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蜕变,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依靠科技力量来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银行运营效率,进而推动业绩增长。

北京银行在进入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的第三年持续保持着对数字化转型的高度投入。年报显示,北京银行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占当年营收比重达到了4.6%,共计完成了20个科技重大项目。

霍学文在业绩发布会中谈到,“我们建立了统一金融操作系统,消除了系统之间的壁垒,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投产时间平均降低了60%,研发交付能力提升了20%。”

在谈及当前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时,霍学文进一步分享到,人工智能一定会重塑银行业,重塑我们的学习、思考和行为。“北京银行正在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让北京银行每一位员工都成为AI的应用者、推广者和受益者。”

数字化转型蜕变下,北京银行经营基本面展现韧性底色,赋能特色经营业务持续成长,因此具备更加充足的能力去提高现金分红水平。事实上,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近两年资本市场投资者也越来越青睐高分红、高股息的红利股。

根据年报披露,北京银行2024年拟每股派息0.32元(含税),其中中报每股派息0.12元(含税),年报每股派息0.2元(含税),合计派息总额为67.66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1%,近七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根据财报统计,自2007 年上市以来,北京银行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已高达715.3亿元。

截至4月14日年报发布当日,北京银行股息率达到了5.28%,不仅大幅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7%的水平,同时这一股息率在上市银行同业中高居前列,高股息投资价值凸显。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与回购增加股东回报,才是驱动股价上涨的正常逻辑。当前无风险利率较低的背景下,北京银行股息率达到5%以上,这对于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会很有吸引力。”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此前于4月10日发布了2025年度 “提质增效重回报” 行动方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特色银行建设、投资者关系管理三个维度勾勒出北京银行新一年度的战略规划,其中特别加深了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虽然北京银行股价于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按照其目前估值来看,仍被大幅低估。以4月14日年报发布日收盘价计算,北京银行市净率约为0.49,市盈率(TTM)约为4.93倍,在所有上市银行中估值仍然偏低。

中金公司在年报发布后给予了北京银行“跑赢行业”的评级,其认为北京银行披露完成数字化转型三年发展目标,即将开启“全面数字化经营2.0”阶段,2025年目标价7.38元,对应股价上行空间22%。

“随着数字化深度转型持续释放经营价值,北京银行当前估值仍然尚未充分反映其长期潜在价值,特别是即将开启的全面数字化经营阶段所带来的清晰成长预期,其资本市场价值重估之路远未结束,未来依旧具备较大的价值重估空间。”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文章:

超眼看市|造纸板块拉升,华泰股份斩获两连板04-22

北京暖流浸润圣洁甘孜 这场爱心接力跨越4000米海拔04-22

北京银行2024:数字化蜕变驱动底层价值重构04-22

“买爆”国产AI芯片,谁是寒武纪背后的大买家?04-22

突发讣告!57岁游牧不幸离世,此前曾在双汇、雨润任总裁04-22

一季度广元社零总额增长5.8%04-22

一季度云南经济运行开局良好04-21

央行王信:支持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国家级金融试点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