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美国长期对华芯片管制,寒武纪国产自主可控的平替价值正在显现,其长期研发投入进入兑现期,实现商业化落地重要一步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康国亮
编辑|杨秀红
被业内期待有朝一日可“平替英伟达”的寒武纪(688256.SH)终于实现盈利。4月18日,“国产AI(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实现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其中,2024年四季度来看,实现营业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75.51%,实现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历史上单季度首次实现盈利。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业绩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从2024年一季度的2567万元,同比大增42倍至11.11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同时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净利润为3.56亿元。关于扭亏为盈的原因,寒武纪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由于营收出现大幅增长,从而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负转正。财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4月21日,寒武纪股价高开3%,一度冲高逾8%至726.43元/股,最终收涨3.8%至695元/股,总市值逼近3000亿元大关,达到2901亿元。同期英伟达(NVDA.US)市值约为2.4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7万亿元。事实上,在寒武纪业绩爆发之前,股价便已经出现反应。2024年,寒武纪股价上涨387%,摘得A股涨幅榜桂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客户集中度较高,寒武纪的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第一大客户采购的增加。2024年,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9.29亿元,约占总营收的八成,同比则增长了近一倍。不过,寒武纪在财报中并未披露第一大客户具体是哪家公司。“由于美国长期对华芯片管制,英伟达部分AI芯片遭禁的背景下,寒武纪国产自主可控的平替价值正在显现,其长期研发投入进入兑现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重要一步。” 业内人士认为。
经过多年研发投入和业绩亏损,寒武纪的AI芯片业务迎来放量期。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大幅增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而2021年至2024年,寒武纪营收均在7亿元左右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更是爆发式增长,达到11.11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的2567万元,同比大增42倍。在业务收入整体放量的情况下,寒武纪也终于实现全面盈利。2024年四季度历史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达2.72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实现盈利3.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客户集中度较高,寒武纪的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第一大客户采购的增加。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94%、92.36%以及94.63%。2024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9.29亿元,占比高达79.15%,比2023年4.67亿元的销售额增长了98.9%,但寒武纪在财报中并未披露第一大客户具体是哪家公司。今年3月10日,有市场消息称字节跳动向寒武纪下单4万颗单价2.5万元的580芯片,总价值达10亿元。但此后字节跳动称消息不实。国盛证券近期发布研报称,国产算力性价比提升,替代空间广阔。其进一步分析认为,目前国产算力不仅仅是在单芯片端逐步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还在多卡集群能力上加速追赶,国产算力逐步做出性价比,国产算力的发展逐步从政策层面过渡到政策与市场客观需求的双重驱动,2025年或将为国产算力扛下大旗的元年。此前,寒武纪由于收入体量较小,高额的研发投入使得其自2016年成立起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4年八年间,寒武纪共计亏损54.17亿元,其间,研发费用达65.74亿元,而营业收入总额为43.6亿元,研发费用常年是营收的1倍-2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5年一季度,随着寒武纪业务收入的放量,其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研发费用为2.73亿元,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不到25%。寒武纪的下游为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并在大模型领域以及搜索、广告推荐等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2024年报显示,云端产品线同比增长超过11倍达到11.6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到99.3%,边缘产品线同比下滑39.56%至654万元,IP授权营收同比增长76.38%至41.24万元,二者营收占比已不大。
在收入大幅增长,扭亏为盈后,市场更加关注寒武纪后续收入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财报中存货及预付款等前瞻指标可以看出一定趋势。财报显示,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账面余额为27.55亿元,较2024年底的17.74亿元,大幅增加了9.81亿元,增幅达55%。同时,预付款项和采购现金支出也大量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预付账款9.7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2.0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7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6.7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存货及预付款大幅增加,意味着寒武纪下游客户需求增长强劲,公司积极备货,同时打消了市场此前担心的供应链风险问题,存货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后续持续的高增长,预计二季度仍能维持较快增长。从目前AI芯片市场格局来看,仍以英伟达为主。国内方面,华为、寒武纪等国产AI芯片在快速追赶,同时寒武纪AI芯片相对于华为同类型芯片具有价格优势。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在云端智能芯片性能方面,寒武纪、英伟达、华为海思研制的云端芯片产品都已采用7nm(纳米)等先进工艺,在性能功耗比上较为接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5日,英伟达披露美国政府通知,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H20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需“无限期”申请许可方可对华出口。此举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约合人民币400亿元),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及储备费用。H20芯片是英伟达为符合美国2023年出口限制而推出的中国“特供版”产品,性能仅为旗舰芯片H100的15%,但仍是中国市场可获取的英伟达的最强AI推理芯片。据媒体报道,2025年一季度,中国科技企业对H20的突击采购了至少160亿美元,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为主要客户。对此,华泰证券认为,英伟达H20出口受限,短期国内互联网公司已经采购了足够的H20芯片,长期随着DeepSeek相关推理需求继续增加,国内AI算力需求缺口大,有望带动国产算力需求增长。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对半导体产业链形成一定扰动。对此,寒武纪回应称,本次加征关税,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境内客户,境外收入占比较低,2023年及2024年公司境外客户收入占比均未超过1%。由于寒武纪此前一直亏损,无法通过市盈率进行估值,而随着其全面实现盈利,最新的市盈率(TTM,截至最近的连续12个月的滚动市盈率)达2251倍,不过根据万得的2025年一致盈利预测来看,预期寒武纪2025年将实现盈利4.88亿元,2026年实现盈利11.9亿元,2027年实现盈利31.5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594倍、243倍及92倍。显然,当前市场对寒武纪未来的业绩释放抱有较高期待,不过,即使盈利按照万得一致预期实现,寒武纪2027年的市盈率也达到92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寒武纪扭亏为盈,股价大涨,知名“牛散”章建平在2024年四季度成为寒武纪第八大股东,持股占比1.28%。今年一季度末,其进一步增持至1.46%,持仓市值超37亿元。“在经过2024年大幅上涨后,寒武纪股价进一步上涨的动力需要业绩持续超预期兑现,寒武纪国产替代的想象力足够,但也需要观察其与华为昇腾产业链的竞争情况。”业内人士对《财经》表示。
责编 | 张雨菲

相关文章:
“买爆”国产AI芯片,谁是寒武纪背后的大买家?04-22
突发讣告!57岁游牧不幸离世,此前曾在双汇、雨润任总裁04-22
一季度广元社零总额增长5.8%04-22
一季度云南经济运行开局良好04-21
2.26亿元!税务部门查处重大虚开发票偷税骗补案件04-21
韩战机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韩媒:或因误触按钮04-21
大 通:实现县域发展“开门红”04-20
最新公告!董事长被留置,身家超100亿,刚公开表示不会跑路!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