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作为该届大会的边会,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研讨会日前(4月20日~2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来自深圳自然教育界的两朵“铿锵玫瑰”携创新实践案例作交流展示,研讨会成果最终将亮相大会国际舞台。

据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计划项目支持,“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联合主办。以主题性、代表性、创新性、影响力、本土性、区域性6个标准从全国遴选出的66项优秀案例,集中展现了中国女性在自然教育领域的智慧与担当,勾勒出中国自然教育事业的多元图景,展现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女性自然教育从业者对践行“人与生物圈计划”理念所作的贡献。
由深圳“她力量”主导的自然教育创新实践案例,凭借其突破性模式与显著成效成为焦点之一。

在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胡柳柳主导的“红树讲堂”突破传统自然教育边界,先后获生态环境部“环境教育与生态文化”主题典型案例、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普奖(科普活动类)、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科学普及奖(科普活动类)”等。
这个首创“双师课堂+云课堂”模式的项目,将保护区变成没有围墙的学校,实现自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已覆盖深圳300余所中小学超60万名学生,创新构建了跨学科、跨场域可复制的生态教育新范式。而鸟类AI识别技术应用、水鸟监测体系的构建,深化“科技+教育”融合,为自然教育注入科技动能,构建了“专业团队+志愿者”协同机制,既保障“云课堂”常态化运营,又实现了自然保护与教育数字化双提升,让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发芽。

在深圳湾畔,另一场由女性主导的自然教育创新同样精彩。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带领团队自2015年以来承担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运营管理,首创“政府+专业机构+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参与保护模式。同时,他们将这里打造为全民参与的自然课堂,全国首创中小学班级集体在学期中走进保护区,将课堂搬到红树林湿地系统性浸润式学习。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成为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得主、国家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等。
闫保华还参与完成“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广东省自然教育中心体系构建研究”“深圳市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中国湿地教育中心创建指引》等一批自然教育代表性报告、规划和书籍的编写,有力推动深圳自然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女性是中国自然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构人与自然的连接。本次研讨会成果,将以展现中国女性自然教育贡献为主题,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作全面展示交流。而来自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的自然教育实践,正以“她叙事”书写着新的可能,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更多灵感,助力中国在全球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图片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相关文章:
河北体彩队获第五名!2024“深圳龙华杯”全国象棋女子甲级联赛落幕04-27
17名学生与院士科学家同台演讲!深理工举办曙光科学节04-27
海东互助:“七彩联盟”进京讲土乡故事04-27
从零到海外市场!深圳让这家公司“拎包创业”跑出加速度04-26
王毅:推动中吉乌铁路早日通车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