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了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黄河济南历城区段成功入选全国24个优秀案例名单,是山东省唯一。

黄河历城区段位于济南市主城区北侧,河道长度16公里,流经华山、荷花路2个街道,涉及16个自然村,居于济南携河北跨战略的咽喉位置。
多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行洪安全和群众生产、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四乱”问题屡禁不止,给黄河管理保护带来了较大难度。
随着河湖长制的全面实施,市区两级、河地两家锚定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业兴”的幸福河,携手不断健全完善管护机制,铁腕清理河湖“四乱”,持续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先后通过了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和省级幸福示范河湖验收。
据悉,近年来,济南采取多项举措打造幸福河湖:建强河湖长制保障基础,建立健全河地一体的区、镇、村河湖长责任体系,配齐配强管护队伍;创新建立山东首家防、控、治一体的联防综治黄河协同保护治理新机制;高效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累计清除违章种植株15.9万株,拆除违章建筑5.76万㎡,清理垃圾渣土7850㎡,筑牢安全基础的同时,河道岸线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济南紧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落实,持续系统实施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规划建设了郊野公园3处,分层级育植生态防护林2826亩,全线打造成集园林景观、休闲游憩、文化旅游于一体,人水相亲、和谐共生的生态水景式防洪工程,全段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另外,济南充分挖掘沿河深厚的治水历史和文化积淀,打造“法润历城鹊华大观”“辛词长堤”等人文地标景点,厚植区域黄河文化底蕴。历城区与河务局联手建设的济南最大的黄河生态法治宣传广场,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已组织20余次省市级大型法治教育活动,超过1万人次参加,成为黄河普法、文化宣传和群众休闲旅游主阵地。
河湖管护是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济南结合地区实际,从人员落实、资金保障、资源整合、科技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要建管并重,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加强涉水生产生活行为管控,守护好水域岸线空间,让幸福河湖建得好、管得住。
下一步,济南将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融合,做活水文章、提升水效益,将良好的河湖水环境转化为城乡绿色发展增长点,治理一条河流、带动两岸发展、形成绿色效应。(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彭栋)
相关文章:
赵德健,擅权妄为,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04-01
山东省崂山区发布大风黄色预警04-01
营造公正公平税收法治环境!贵州启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04-01
节能铁汉3月31日获融资买入1018.75万元,融资余额2.62亿元04-01
大漠深处的坚守:西贝铁军营地的黄河缘志愿者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公益行动纪实03-31
广东节地生态安葬率超过6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