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民谣流域》第三版后记
《民谣流域》首版于1998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汪民安。
再版,是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支持下完成的,时为2008年1月,在该书首版十年后,责任编辑蒋卫国,开局工作由杨全强编辑推动。当时我有个想法,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面貌,只作些修正,增补主要通过加注和插图的方式实现。我和史文华此时已不在同座城市,一个在地球这边,一个在那边,有日子没联系了,所以再版由我一人完成。

为了通过插图完成容量扩增,我清理、发掘、发现和精炼了我所有的库存唱片;甚至通过新的购买,临时去扩容我的库存唱片。
现在这本,是《民谣流域》第三版。
我和史文华依然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但这一次,再版的新内容主要由他撰写,我做来料编辑,适当作些深加工,作些延伸思考。作为武汉第一批打口带痴迷者,我们俩有一点完全一样:都对人类音乐抱有无限饕餮之雄心和无差别通吃之热爱。我们都有数量高达五位数的唱片库。而由于二十年的美国定居经历,唱片业没落提供了美国二手唱片店的海量资源,这让史文华的唱片库存达到了夸张的程度。显然其唱片成色更好、历史价值更高。这一次,轮到他清理、发掘、发现和精炼他所有的唱片库存,化为《民谣流域》驶向更深海域的新的燃料。
有一点与第二版不同:除了章节大体不变,这一次我们的写作,不再拘泥于原书的原貌,而是能增尽增、应增必增。另外,考虑到距第二版时间已过去十六年之久,民谣世界再次换了人间,我们因此以一直延续到当下这一年的人物、事件、潮流、变迁、专辑和歌曲,力图刷新和增进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认识。
《民谣流域》诞生于贫瘠的年代。当年的初衷,至少其中有一条,是为听众打开一扇世界之窗,提供一些音乐资讯。转眼间,我们已进入信息极大丰富,音乐已经饱和与过量的年代。人们对资讯弃之不顾,甚至通过互联网、iTunes、网易云、QQ音乐,唱片多得我们再也吃不下。面对全世界铺天盖地的音乐出产,唱片迷感到恶心,而非唱片迷变得清心寡欲。
如此形势下,像《民谣流域》这样的书,还有没有写作和出版的必要?
可能,还有必要。人类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和纯真,仍有必要保护,有必要让它再度苏醒。而苏醒的途径,就是睁着眼、张开耳朵、带着头脑的著述。作为作者和读者,我们所不满的,仍是所知有限、系统不够,是自己的眼力不济、耳力不聪、脑力不逮。大多数时候,这些文字还是太过于琐碎,如即刻泛起、瞬息生灭的浪花,被拍碎在音乐海洋和时间汪洋的岸边。
同时,旌表人杰,彰显佳作,留下历史的成果和线索,仍然为任一时代的音乐史写作者所必达,也仍然为一代代人类所必须接纳、继承、再认识和再发展。我们力图用自己的耳朵,筛选出我们认为的经典,尽可能地摆在此书所铺开的唱片架上。
所以,这本《民谣流域》第三版,最终,并没有被两位作者的狐疑、眩晕和虚弱闷死腹中,而是鼓足勇气,走到了你的面前。
相关文章:
【耳听八方】第三次,我打开这张世界民歌的版图 | 李皖04-05
探访雄安商服中心商业环廊:地下空间里的“文化DNA”04-04
千万粉丝网红被带走调查,知情人回应→04-03
奈热乐队的上海之春:把音乐殿堂变成歌舞悠扬的大草原04-02
老人骑三轮“误入”高速,交警发现将其劝下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