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西夏区深耕“家文化” 涵养文明新风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25:00    

家庭是社会治理的“最小细胞”,更是文明传承的战略支点。西夏区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深耕“家文化”,不断激活善治的深层动能,涵养文明新风尚。

社区家长学校全覆盖

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农垦建社区居民李玉婵是位二孩宝妈,也是社区“父母成长课堂”的忠实粉丝。“每个星期‘父母成长课堂’都有一两场活动,我和孩子经常来参加。”李玉婵告诉记者,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既有适合家长的育儿、婚姻讲座,也有适合孩子的预防校园霸凌讲座、手工制作等,还有垃圾分类实践、趣味比赛等亲子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她学到了不少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孩子也开阔了视野、扩大了“朋友圈”。有一次,李玉婵去社区参加活动,偶然听说社区开设了手工车间,正在进行串珠培训,李玉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培训。现如今,她依靠做手工串珠,每月收入1000多元,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父母成长课堂’可火爆了,去年开展了100场活动,今年也已经举办了35场活动。”农垦建社区书记刘霞说。清明节前,农垦建社区“父母成长课堂”以“手绘风筝寄哀思 放飞绿色清明节”为主题,举办了一场风筝节。原计划组织100人参加此次活动,没想到社区居民热情高涨,仅3天时间参赛名额就已报满,比赛当天参赛人数达到150多人。“‘父母成长课堂’就像连心桥一样,增强了居民间的联系。”刘霞说道。

“西夏区已实现了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全覆盖’。”西夏区妇联主席剡丽娟介绍,西夏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优势,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协调引导。西夏区各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建设了社区家长学校,并通过打造“父母成长课堂”,着力擦亮“亲子阅读”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共享阅读会”“书香飘万家”“幸福的小手”公益课堂等活动,激发父母、孩子双向内生动力。今年截至目前,西夏区已累计举办活动160多场次。

与此同时,西夏区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辐射整个西夏区,推动学校、社区“双向”共建,强化社区、中心、家长学校三级联动,实现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资源共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西夏区妇联着力培养集妇联主席、妇联执委、妇女干部、社区网格员、公安民警、心理咨询师等于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组织开展婚姻家庭咨询师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已有50多人取得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证书。

“双循环”织密妇联服务网

“通过构建外促性和内生性‘双循环’长效机制来巩固家庭建设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剡丽娟介绍,“外促性”长效机制即建成“1名执委+1个工作片区+N个家庭”的妇联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妇联执委加入基层治理的大网格管理,发挥妇联执委在家庭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指导作用。“内生性”长效机制即以“党员中心户”“户代表”等方式,将“家户”作为群众自治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参与并优化基层治理。

陈月霞是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舜天园社区的妇联执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困境妇女,她成立“陈大姐”姐妹帮帮团。舜天园社区留守妇女多,平日里,“陈大姐”姐妹帮帮团除了帮助困境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外,还经常入户走访,向辖区妇女宣传政策法规、了解其困难需求。“陈大姐”姐妹帮帮团还会根据辖区妇女的需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就业培训等。

在构建“双循环”长效机制的同时,西夏区妇联还有效发挥第三方家庭教育机构力量,先后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好家风 健康行”等活动80余场次,为100户“健康家庭”发放健康大礼包。

相关文章:

西夏区深耕“家文化” 涵养文明新风尚04-23

临沂12部门通知!04-21

海沧兴祥社区启动公益先锋系列活动 多方联动助力灵活就业04-17

潍坊寒亭开元街道古亭街社区组织开展燃气安全培训04-16

以匠心育美和,以专业启未来——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第四小学举行2025春季学期“和美课堂”优质课大赛04-15

解放社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环境清理整治04-15

聚焦基层治理 | 赛罕区民政社区:“1+4+N”模式下的基层治理新答卷04-15

全民动手,姑苏古城焕新!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