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什么是法律接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2:05:53    

法律接受是指 社会公众对法律规范的接纳、认同、服从或是违背、规避等行为反应。它涉及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主观把握以及结果,包括立法中对法律价值目标的选择与分配是否公平,法律是否具备了可供一般社会成员接受的基本形式,社会立法中的数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关系,以及社会成员在碰触到不符合正义本质的国家法律时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法律接受的特点包括:

主观性:

法律接受是社会公众个人的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的反映。

客观性:

法律接受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涉及法律规范在社会中的实际运作和效果。

动态性:

法律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演变。

法律接受的动因和方式包括:

合法性:

社会成员对法律的接受往往基于法律的合法性,即法律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正义和公平原则。

实用性:

法律规范是否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实际需求,以及其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也是影响法律接受的重要因素。

社会压力:

社会舆论、法律教育和司法实践等都会对法律接受产生影响。

研究法律接受问题的核心在于探讨如何使得社会成员形成对于法律的正向、积极的法律态度,进而外化为其行为准则,促进法律的顺利实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关文章:

国家消防救援局山东机动队伍烟台驻防分队走进养老院 守护“夕阳红”04-10

六个工程之诚信建设工程丨诚实守信,践行诚信体系建设04-09

啥是友好型企业,且看劲牌“长期主义”思维04-08

福田街道岗厦社区举办公益汇演04-07

临潼区“法律明白人”巡回课堂走进交口街道04-03

“一站式”化解 “实战化”运行 玉溪市全力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04-03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真相迷离,不妨让子弹飞一会04-01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山东邹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蔡庆华被查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