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刊发图片报道,以多元视角展现示范区内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制度创新的显著成效。详见↓


元荡慢行桥横卧元荡湖,连接江苏吴江和上海青浦两地(3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这片省际交界水域水质安全曾经处于失管状态,通过共保联治,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在上海、江苏交界处,紧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北缘,元荡波光粼粼。
行走在横卧水面的元荡慢行桥,只需几分钟,就能从上海青浦一侧步行至江苏吴江。
元荡,水体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其中,青浦拥有6.2公里岸线,吴江段岸线长16.8公里。几年前,4公里长的网障纵贯水体南北,沿岸杂草丛生,水质曾常年较差。

水禽在元荡湖栖息,不远处动车组列车疾驰而过(3月17日摄)。这片省际交界水域水质安全曾经处于失管状态,通过共保联治,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20年,元荡生态修复和岸线贯通工程启动,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最早启动的一体化项目之一。
示范区创新建立联合河湖长制,多次共聘县(区)、街(镇)、村三级联合河湖长,联合实施跨界水体一体化管护项目。在示范区执委会平台统筹下,吴江与青浦共商、共建、共享,探索跨界水体共保联治经验,构筑生态安全。

3月18日,来自江苏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的村级河湖长在吴江境内的太浦河畔巡河。目前,由吴江发起的跨区域“联合河湖长制”已聘任315名“联合河湖长”,实现交界河湖全覆盖。“联合河湖长”定期开展联合巡河,及时掌握交界河湖情况。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据介绍,元荡慢行桥的涉水审批,就尝试采取上海市水务局和苏州市水务局联合审批的方式。立项审批行政手续完成后,元荡慢行桥采取委托代建的方式,由吴江的汾湖高新区建设局委托青浦相关部门统一实施。

3月18日,来自江苏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的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对太浦河汾湖大桥断面进行联合水质监测。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如今,元荡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示范区执委会以元荡实践为案例,发布《跨域水体一体化实施标准》。

在江苏吴江拍摄的太浦河风景(3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太浦河西起太湖、东至黄浦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重点河流。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不仅是元荡,太浦河串联沪苏浙3省市,把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紧紧串联在一起。两区一县生态环境部门密切协同,跨界水体治理成效明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底色更绿、环境更优、景色更美。
相关文章:
江苏翊腾电子申请防错位快装式插针板对板连接器专利,可进一步提高上插座与下插座之间对接的稳定性04-07
央媒关注丨跨界水体一体化保护的示范区亮点04-07
油菜花开似金色海洋04-04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4月1日起施行04-02
9级雷暴大风!江苏发布清明天气预测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