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改造的大凤路。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位于国道G214大凤路上的改造路段拆除围挡后展露“新颜”,原先的水泥路面变成了崭新的沥青路,绿化、路灯一并更新。上下班开车经过大凤路的市民张女士说:“原先以为还要施工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新改造的路面行驶平稳舒适、噪音减小,体验感得到很大提升。”
据项目施工方、大理华运通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技术负责人胡伟介绍,该路段“白改黑”采用的是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相比传统沥青路面,结构层更薄、造价更低,施工后半小时即可恢复正常通车。
“传统沥青路面厚约10厘米,而采用新技术后厚度仅为1.8厘米,且抗裂性能为传统沥青路面的100倍,节约了施工和养护的成本。”胡伟介绍,大凤路是串联大理市区与古城景区的重要干道,沿途经过多个热门旅游景点,车流量较大,采用新技术能够实现摊铺一体化施工,大幅缩短工期,降低交通干扰。目前大凤路已经改造完成的2公里为示范路段,预计今年内将完成美登桥至崇圣寺三塔景区全程约16公里的道路改造,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近年来,大理市不少水泥路面逐步老化,出现裂缝、车辙、渗水、噪音大和抗滑性能降低等问题。大理州不断探索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华南理工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引进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实施道路修复改造。“2023年末,我们在大理市滨海大道落地实施了第一个改造项目,投用1年多以来,道路性能稳定。经测算,道路改造后可实现降噪5至7个分贝,相比传统技术实现降碳约65%。”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研发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虞将苗介绍,高性能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更好,能够提升路面耐久性和安全性,在中高海拔地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大理州已经采用该技术完成大理市、祥云县的多个道路项目。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苏航
相关文章:
上汽通用五菱发布多项技术成果,全面进化“人民的电智神车”04-08
大理州引进新技术修复改造城市道路——添颜值更添舒适感04-08
突然变道还不打转向灯,司机怪后车:“你没看到摆着锥桶要变道吗?”04-05
财报透视|山东高速去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略微下滑,多路段通行费收入减少04-04
河南焦作:老街换新颜 通畅又美观04-03
漳州中心城区街头“巨伞”批量化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