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青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近日,绵阳市盐亭县石岭幼儿园开展了“忆清明,润童心”系列主题活动。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小朋友们通过观看视频、聆听故事等形式充分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草木染蛋是清明习俗之一,蛋象征着春天的生发之意,中一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制作了花草蛋,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二班的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风筝。他们拽着风筝线,迎着春风奔跑嬉戏,飘扬的风筝让春日更加生动。
清明前后,柳枝抽芽,“插柳戴柳”寓意祈福迎祥。小班的孩子们用画笔在长卷上描绘出心中的清明时节。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他们用画笔勾勒着心中的英雄模样,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思念。这些稚嫩却饱含着生命力的画作,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孩子们对烈士英雄深深的崇敬与热爱。
该园园长衡良表示,清明是纪念,亦是传承。在本次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清明节,还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领悟不朽的烈士精神。(勾云露)
相关文章:
好评中国丨共赴“春之约”,7.9亿人次彰显流动中国蓬勃活力04-07
清明假期粤港澳大湾区“双向奔赴”持续升温04-07
“观光打卡”→“文化踏青” 沉浸式体验春日出游新场景04-07
清明踏春正当时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