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词填空:
“______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

△2025年3月,北京南海子公园的鸿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年春天
到南方越冬的大雁
便陆续返回“北方家乡”
今天我们看看1000多年前
一只春天北归的大雁
它的“特写”定格在一件银盘之上
一起认识鸿雁折枝花纹银盘

鸿雁北归,一盘春意!
这是一只唐代的鸿雁
它从南方越冬北归
穿过层层的云
时而在天空高翔
时而在牡丹花丛中
展翅回眸
雁尾高高翘起

1000多年前
手工匠人将这些元素艺术化地呈现在
一轮银盘之上
云纹分布在外圈

盘腹与盘内中心的折枝牡丹花纹
相互呼应
衬出鸿雁的灵动之美

△阔叶折枝牡丹花纹
这些花纹
在银面贴金的工艺加持下
显得更为光耀夺目
鸿雁:我的寓意也太丰富了
鸿雁即为大雁
自古以来都被视为瑞鸟
李清照赋词《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人们寄情于雁,托鸿言志

秦始皇陵出土的彩绘青铜水禽中
就有多只鸿雁
也传递着鲜为人知的秦人精神文化世界
春秋寒暑,南飞北往
人们细致观察鸿雁的迁徙,感悟自然生活
赋予它们忠诚、团结的意义

△雁字回时春信至
鸿雁的形象
在繁复精美的金银器上很常见
它们代表了跨越山海的思念
忠贞不渝的爱情
不畏艰难的志向等

△唐 鸿雁折枝花纹银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锤锤打打”间,融合中外
这件鸿雁折枝花纹银盘用到的工艺中
贴金,突出了纹饰主体
锤揲,成就了圆满的盘
錾刻,让纹饰更显细腻

锤揲这种金银器的制作工艺
也称“打作”
工匠利用金银材料
质地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
不断“锤锤打打”
把金或银块延伸展开
形成各种形状,完成造型

这种工艺原流行于西亚
南北朝末期传入我国
在唐代大为盛行
錾刻工艺也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工匠用小锤敲打金属錾子
让錾子在金银器表面刻画游走

△当代工艺美术师使用錾刻工艺制作金银器
方寸之间“闪转腾挪”
尽显功夫
于是有了连成圈的云
盛放的牡丹
展翅的鸿雁
鸿雁,承载一个“信”字
它是相思锦书
也是婚姻信守
我们看鸿雁展翅,感大地春归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田野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朱冬梅 肖大贵
统筹丨刘莹 张悦彤
特别鸣谢丨西安博物院 总台陕西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田野
相关文章:
几乎“零差评”的5款老白酒,遇见别错过,自饮、待客都适宜04-22
消息称高通骁龙XR2+Gen 2平台由三星电子以4nm工艺代工04-11
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04-03
吉林一老虎闯入村民院内咬死羊和狗,林业部门:损失由保险赔偿03-23
海康机器人关节机器人业务发布03-13
百年上币致敬她力量,首发花好月圆熊猫银章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