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永远的“武汉之约” 樱花流量带给我们的思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00:01:00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今年的樱花季就快过去了。

半个多月以来,武汉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里人声鼎沸,武汉马拉松赛道上数万人追樱奔跑,文旅经贸活动接连举办。

花海与人潮的交响,不仅丈量着这座城市文旅事业升腾的热度,更折射出一座超大城市与八方宾客的双向奔赴。

3月30日晚,武汉市西北湖公园千米樱花大道流光溢彩,景观灯将一棵棵花枝繁茂的樱花树点亮,樱花花瓣在光影中显得分外茂盛,众多游客在花树下流连拍照打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共赴“樱花之约”,这是湖北春日的一张名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引用全国人民对湖北的美好关切,“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自此,湖北邀约、践诺,年复一年。

今年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开放日,湖北发出邀请:三月的湖北,樱花盛开、美景如画,诚邀大家相约春天赏樱花。一张大怀抱的“请柬”,发往世界。

网上有个引起很多关注的声音:为什么总是“武汉樱花”上热搜?这是一个很多人可能不曾认真去想过,或者说已经习惯,不觉得是个问题的问题。我们不妨试着回答一下。

武汉赏樱热,与武汉大学有着极深的关系,珞珈独秀,山上有黉,老斋舍前,这座学校的厚重感和吸引力,推动了校园内景向城市名片的过渡。武汉这座城市,在历史的行进中涵养赏樱文化,培育公共景观,从印着赏樱话语的公汽线路,到武广高铁通车带动广东千人赏樱专列,再到赏花热潮不断带来的火热人气,城市发展开始不断与自然景致产生化学反应。

武汉现在的超50万株樱花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全国“招生”选品种,几年后才能毕业“上岗”;有着“国樱摇篮”美誉的国家樱花种质资源库里,武汉自主培育的多个“楚樱”系列新品种整齐列队;东湖樱花园的养护团队待每年赏樱季结束,外人不知道的工作就是加紧樱花生长环境的修复。

东湖樱舞、珞樱缤纷、晴川吹雪……近年来,各式樱花成为武汉新建公园、绿地、绿化带的重要构成:洪山江滩3公里樱花长堤、文治街“樱花隧道”、常青五路双层樱花带、长江新区的湿地樱花园,记录了这座城市的艰辛付出。

樱花吐蕊之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画面,让很多人感觉“武汉来了1亿人”。武汉接住的“樱花流量”,来自一年又一年的接力,来自城市发展积累的动力,来自张开怀抱、做细服务的合力,它们在年轮中塑造,带给这座城市感悟和收获。

3月25日,武汉市洪山区珞瑜东路大黄村公交站,市民、游客在樱花环抱、焕然一新的白粉色站台上赏花、打卡、拍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通讯员 黄珍 摄)

拓展“樱花之约”,这是城市活力的一个见证。

今天,经济与文化互融共促的特征日益显现。这是把文化名片变成经济品牌的转换推演吗?是经济为文化注入动能、挖掘潜能吗?是,却不止于此。

翻开《之江新语》,《文化是灵魂》这篇文章中说:“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另一篇《“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则深刻阐释了“文化经济”的概念:“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如果我们复原一个人因赏樱而来到武汉的轨迹,他得首先有意愿和兴趣,然后做攻略。除了网友们的贡献,一座城市各个方面提供的信息供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会不会成行。来到武汉,要吃,要住,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要进入各个场所,会体验各种服务,最后怀着一种心情返程。这样的足迹乘以百万、千万,就是对一座城市的经济、文化、治理、服务等进行的几何级的阅读、接触和审视。

在这个意义上说,“樱花流量”不只是人流量的数据汇总,不只是真金白银的一本账目,而是观察各界友人因为什么而选择来到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是总结一座城市如何“以真心换真心”的重要契机,是省思一个地方如何体现承载力和包容度的重要渠道。

武汉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把来自各地的朋友们迎进门,把一座城市的活力挥发进人们的生活,这使得我们可以去复盘武汉何以做到这些,并展望武汉还能做到哪些。这也有助于我们去思考,名山大川多、文化底蕴深的湖北,如何进一步挖掘“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的文旅潜力,如何让神农秘境、武当神韵、三峡壮美、文武赤壁、白云黄鹤、铁血红安走进更多人的心里,通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3月6日,作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的武汉东湖樱园正式开园,一大早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一赏樱花美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通讯员 邹卉 实习生 赵博新 摄)

永远的“武汉之约”,这是一方水土的坚定追求。

今年春天,一波又一波的活动、一场又一场的精神共鸣在武汉上演。做好这些,很不容易。但只有尽力做好,一座城市才能往前走。一座往前走的城市,才能更好地成为人民的城市,成为大家更愿意亲近的城市。

湖北正在加快建成支点,武汉领有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有多少人在关注着这座城市?又有多少人在这里了解湖北的万千气象?通过“樱花流量”,我们既看到一种认可、一种收获,也看到期待之重、责任之重。

没有一座城市能说自己已经做到完美。因为不完美,才要不断进步。没有一座城市不会受到外在的打量,甚至苛责。正是这种注视,才有进步的压力和动力。

承接国家期待、对应市民希望、呼应外界关注,在发展的漫漫征途上,武汉履行了一个又一个约定,还有更多的约定要去奔赴。

永远的“武汉之约”,就是永远的“信心之约”“发展之约”“生活之约”,无数的脚步为此一年又一年汇集在一起,如同大江大湖的澎湃潮声。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华塑控股(000509.SZ):控股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500万元04-01

“零负担”出行!青岛机场打造“飞机+”联程客运模式04-01

雄安:新城见“绿”04-01

古寨新韵!平顶山新华区“四季村晚”演绎和美乡村文化盛宴04-01

旅行记|邹平樱花山(图片版)04-01

去年以来全国超30城优化、取消住房限售,业内:极大提升房屋交易市场流动性04-01

面对自然灾害损毁,农户不用担心亏本 湖北三大粮食作物“拴上”完全成本保险04-01

人文教育:“走进去”还是“走出来”——从知识与文化的关系说开去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