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青岛机场青岛北站换乘服务中心功能全面升级,新增人工值机、行李预安检、航班查询等核心服务,实现了高铁、地铁、航空“三网互联”综合服务功能。服务功能升级后,山航、东航、青岛航等主要航司国内航班旅客均可享受“一站式值机与行李预安检”服务,托运行李经预安检可直达飞机腹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负担”出行,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机场作为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重要的旅客集散地和活动场所,建设内外部联通的综合交通体系,是提升其枢纽功能的关键。青岛机场依托规划设计优势,持续推动“全通型 立体化 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深化“飞机+”联程客运模式应用,稳步提升旅客出行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飞机+火车” 实现到车站即到机场
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相互协作为城市乃至区域发展带来了蓬勃的活力。青岛机场聚焦空铁联运无缝中转,充分发挥“双高”速度优势,进一步拓展航空运输辐射圈。2024年,新启用日照、临沂高铁城市航站楼,青潍空铁联运旅客“零负担”出行项目作为国家六部委联合评选、省内唯一入选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为民航与高铁合作发展创立了“青岛样板”;2025年春运期间,启用胶州北站、青岛北站空铁联运城市航站楼,持续打造到车站即到机场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让山东半岛其他城市居民实现“坐着高铁赶飞机”。
除城市航站楼外,山东省首座地下高铁站——济青高铁青岛机场站作为青岛机场集疏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开通列车30列,运行线路除覆盖潍坊、济南、日照、临沂等省内城市外,省外辐射北京、上海、郑州、南京等直辖市和省会,已成为胶东半岛东部主要的高铁、航空便捷换乘点。2024年,青岛机场空铁联运旅客运输量突破82.7万人次,较上年同比提升59%。
“飞机+地铁” 满足快捷化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是枢纽机场集疏散的重要支撑,强化互联互通和便捷衔接将有效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地铁8号线北段(青岛北站至胶州北站)是直达青岛机场的骨干快线,地铁站下穿航站楼的设计进一步缩短了机场与主城区之间的距离。搭乘8号线既可以实现市民下车即办理值机、托运,又可以满足市外到达旅客换乘1号线、3号线到市区体验城市风光。
2024年,8号线共服务600万乘客往返机场。其中,早晚开行的机场直达列车,更是成为青岛机场与青岛北站两大枢纽之间速度最快、价格最低、性价比最高的交通方式,全年开行约1500车次,惠及15万名乘客,累计节省2万小时出行时间。

“飞机+客运” 定制化消除接驳困扰
为丰富旅客出行选择,青岛机场创新推出定制客运服务,7座商务车接送并根据旅客需求就近下车,采用约半小时一班或运行间隔内满五人即发车的灵活形式,运营范围覆盖市南、市北全域及李沧、崂山部分区域,运营时间自晚22:30至次日凌晨2:00;同时,西海岸专线新增青职学院江山南路站、星光岛(东方影都)两个热门站点,运营时间延长至早9:00—晚24:00。“定制客运业务服务的推出和不断升级,契合旅客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为旅客提供了更完善、更高效的出行服务。”青岛机场集团公共交通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官方小程序的交通换乘板块还升级迭代,通过智能跳转、手机购票等功能,提升旅客出行便利化。
除了高铁、地铁、定制客运外,青岛机场集疏运体系还包括机场大巴、长途客运、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租车、私家车等多种出行方式,为旅客往返机场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此基础上,青岛机场持续加强智慧交通与枢纽信息化建设,整合发布20余种动态交通换乘信息,打造“直通车”式枢纽信息服务,有效缩短旅客换乘过程中无效等待时间。“我第一次到青岛机场,原本落地还在纠结怎么去市区,没想到一出站就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清楚播放着各种交通方式的等待时间、线路信息,真是一目了然。”游客吕先生点赞道。

针对网约车和出租车,青岛机场强化技术应用,划设网约车电子围栏,有效提升了旅客乘车效率;依托AI视频分析技术,精准把控出租车上客区流量,实时感知上客区旅客等待人数、蓄车场运力资源等信息。2024年7月,青岛机场出租车短途积分系统正式上线,鼓励驾驶员完成短途行程赚取积分,并通过积分兑换免排队权益,从而激发了出租车驾驶员短途接单的积极性,为短途出行旅客提供了更充足的运力保障。
未来,青岛机场将持续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连接区域、城市间的便捷通道,不断提高运输效率,最大化便利旅客出行。同时,结合新航季持续构建“沟通南北、辐射东西、连接世界”的航网结构,更好支撑城市对外开放发展,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作出机场贡献。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相关文章:
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掠影04-02
SITA:收购 CCM 引领航空业变革 89 亿 IT 支出04-02
江苏春招揽才“新观察”:引风来,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