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邓莉
“这几天风大,空气干得嗓子冒烟,一点火星都可能点燃整片林子。”3月29日,荆州市黄山头林场护林员老李背着灭火喷雾器,在山路巡逻。他盯着远处的山头,不敢有丝毫松懈。清明将至,扫墓祭祀活动增多,加之连日晴热少雨,黄山头林场正经历一场森林防灭火的“硬仗”。
天眼+地网,火情无所遁形

在林场制高点,一台360度旋转的三光谱红外热成像探测仪悄无声息地扫描着每一处林地。屏幕上,林区温度变化一览无遗,一旦出现异常,警报便会自动响起。“这台设备的‘眼睛’比人更尖,能在火苗刚冒头时就锁定目标。”技术员张勇指着监控画面介绍。
与此同时,无人机正缓缓升空,搭载单兵设备和高清摄像头,对山林关键区域进行巡航侦察。“有了它,我们能实时看到上山道路、寺庙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情况,一旦发现违规用火,立刻派人前往处置。”公安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技防上创新,提升防火效能。”该县森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利用布置在山顶的2台360度旋转三光谱红外热成像探测仪,对林区人员活动区域如上山道路、山顶寺庙等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严密监控。同时,利用“无人机+单兵设备+指挥车”,对林区实行空地一体化全覆盖防火监测巡护,并将现场摸排画面实时传输到县指挥部,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随时研判处置现场风险隐患。
巡逻+清障,确保扑火“有底气”

“有人吗?别带火种进山!”在林区入口,森林防火检查点已设置多日,值守人员不间断劝导进山群众。“往年总有人带纸钱、香烛,我们得一遍遍提醒。”护林员老李感慨。
不仅如此,防火通道的清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6公里长的防火隔离带已经清理完毕,确保万一发生火情,救援车辆能第一时间抵达。
“这片山顶消防池能存300立方水,足够灭一场不小的山火。”黄山头林场防火指挥员指着刚补充完水源的池塘说。为了应对清明高峰,林场还新增了2处临时蓄水池,并提前向林区前置发放了36套森林防灭火装备。
“光靠人巡不够,我们还得有‘弹药’。”指挥员拿起一台风力灭火机,启动后,一股强风瞬间扑灭地面上的火焰模型。“这东西厉害得很,能在几秒钟内把火扑灭。”
“我们24小时值守,所有设备随时待命。”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期间,全县已组建联合督导组,对黄山头林场展开地毯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你的名字,我们从未忘却04-02
胡塞武装称击落第16架美死神无人机04-01
科技赋新思 沈阳市第三届清明共祭活动举行04-01
金融“活水”当长流(人民时评) ——人勤春来早,稼穑正当时③03-31
涉嫌引发韩国“最严重山火”男子被立案调查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