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助贷变局将至,谁能拿到“入场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0:33:00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规比预期温和”,有利于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由于业务涉及较多细节,很多内容在未来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财经》记者 严沁雯

编辑|张颖馨 张威

牵动不少从业人士神经的“助贷新规”,终于正式落地。

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 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应当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业务规模适度的原则。

伴随“靴子落地”,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比预期温和”。一位助贷行业人士告诉《财经》,对比去年9月及11月行业流传的版本,此次《通知》中未提及部分环节收取费用的具体比例要求,总体而言相对平和,有利于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通知》的核心在于定调,整体对助贷模式予以认可,同时对其中的潜在风险等进行规范。由于业务涉及较多细节,很多内容在未来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据《通知》,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相关机构可在剩余近六个月的时间内对业务进行调整。多名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小平台或将进入疯狂“冲刺”阶段。

“总行准入审批、‘白名单’制度,以及对收费定价的约束等,会推动合规成本上升,部分‘小平台’恐将面临淘汰的命运。”一位资深助贷行业人士告诉《财经》。

名单制准入,行业洗牌加剧

在收费定价之外,《通知》中关于总行级审批、名单制准入等内容亦备受市场关注。

根据《通知》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准入管理,审慎制定准入标准,有效实施尽职调查,从严审批。总行应当与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签订要素完整、分工清晰、权责对等、公平合理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应当包含本通知相关规定。

同时,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对于增信服务机构的资质,《通知》则在第八条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将增信服务机构增信余额纳入统一授信管理,至少每季度评估一次其代偿赔付能力。由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增信服务以及融资担保公司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增信服务的,商业银行应确认其注册资本、放大倍数、财务状况、经营规则等符合《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防范过度增信风险。”

在曾刚看来,部分规定尚待进一步明确。“针对‘名单制管理’的动态调整机制,如准入审核时间、动态披露频率等,可适当细化以提升操作性。对增信服务机构资金链条及财务健全性评估的具体指标,可进一步明确,避免合作风险由不合规的担保机构外溢至银行端。”曾刚指出。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相较此前行业流传的版本,大部分《通知》条款其实利好助贷平台,例如没有提及“分润收费比例控制在30%以内”“担保增信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担保增信费率不应高于贷款利率”等内容。同时,对分润服务费支付方式不是按照“贷款本息结清后支付”,而是目前的“支付进度应当与贷款本金收回进度相匹配”,这对现有按月支付的方式基本不受影响。

不过,随着商业银行总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责任的强化,助贷平台“疯狂冲量”的模式将难以持续,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某助贷平台相关业务人员告诉《财经》,《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助贷平台、担保增信机构实施名单制管理,并定期评估准入标准,中小助贷平台因合规能力弱、业务规模小可能被淘汰,而头部平台凭借更强的风控能力、资金实力和合规经验,更易进入合作名单并长期留存。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对于那些冲规模的‘小平台’而言,剩下几个月或许会进入最后的‘疯狂期’。”上述助贷行业资深从业人士表示。

图片

责编 | 秦李欣

图片

相关文章:

V观财报|全球巨震,中央汇金盘中大动作!多家A股公司回应美国“对等关税”影响04-07

微软公开回应停止在华运营传闻:不实04-07

17万次攻击!美国为何疯狂“狙击”哈尔滨亚冬会?04-07

助贷变局将至,谁能拿到“入场券”04-06

新氧“缺氧”!亏损5.87亿元创4年新高,核心业务下降明显04-06

​清明节假期第二天各地祭扫活动平稳有序04-05

花旗集团下跌10.02%,报56.735美元/股,总市值1067.84亿美元04-04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