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3日公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中国的年轻人如何为乡村振兴作贡献,乡村振兴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对此,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如果留不住年轻人、吸引不了年轻人的话,是很难说振兴的。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一些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难题,对中国来讲同样如此。今后谁来种地、谁来兴村,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过去做“三农”工作,更多是考虑人往哪里去,现在还要考虑人从哪里来。
韩文秀说,这些年,随着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田园生活、慢节奏的生活,还有较低的生活成本等因素,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独特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带动了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这些“新农人”“农创客”带着技术和创新而来,带着梦想和热爱而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韩文秀表示,适应这个趋势,中央一号文件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也进行了部署,重点是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加强对本乡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等措施,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外部人才引进,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施一批基层服务项目等措施,为乡村发展引进一批急需的人才。总的就是要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来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来留住人,解决好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让年轻人在农村留得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有一首歌叫《在希望的田野上》,几十年来唱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韩文秀说,农业农村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比如,无人机在植保领域大规模应用,机械化、自动化耕种收获等也在加快普及,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在农业农村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年轻人在新时代到农村大有可为。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李彬彬

相关文章:
中央农办谈农民增收:发展乡村产业不能“一窝蜂”,避免同质化、内卷式竞争02-24
祝卫东谈高额彩礼问题02-24
中央农办:40年来我国自然村数量减少约150万个,乡村建设不能平均用力02-24
请回答|土地流转违背农民意愿怎么办?中央农办答红星新闻02-24
年轻人去田园!中央农办: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