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当事人协商确定:
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举证期限,但须经人民法院认可。如果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协议举证期限的,可以达成协议,并经法院许可,协议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30天。
法院指定:
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从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如果法院在送达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在该通知书中,法院将告知指定的举证期限。
特殊情况下的延期:
如果当事人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在三十天之内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需要向当地的法院申请延期,如果没有申请延期也没有按时提交证据的法院将会作出驳回的处理。
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审理,举证期限少于三十日的,法院应当为当事人补足不少于三十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
新证据:
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逾期提供证据:
如果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至少为15天,普通程序不得少于30天。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必须向法院申请,否则可能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相关文章:
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期限延长90天04-16
吴雪舟:跑步和体重管理03-28
“什么时候抱着你睡”,金秀贤在金赛纶未成年时与其交往证据曝光03-28
韩媒:金赛纶家属公开她未成年时与演员金秀贤交往证据03-27
《法眼看剧》看《“骗骗”喜欢你》谨防“爱情剧本”遇上“转账陷阱”03-23
女子出差险遭客户强奸,因抑郁请假被劝离职!公司已补偿10万,但她“就想争这一口气”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