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以下是处理学历造假的一些建议:
取消职务和工作
用人单位一旦发现员工使用假学历,可以立即取消其担任的职务和工作。
对于已经享受的福利分配,要求员工返还,拒不返还的将强制执行。
追究行政责任
购买、使用假学历者虽然不构成刑事责任,但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等。
追究民事责任
用人单位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补偿金。
员工提供虚假学历导致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民生直通车丨怀孕能否调岗降薪?企业不缴社保要赔偿吗?两部门发布典型案例回应关切04-16
用人单位不能因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 两部门发布典型案例04-16
事发泉州!“内鬼”黄某(男,43岁)落网04-12
吉林一饭店员工患有艾滋病?假!04-10
开展消防“小演练” 构建平安“大格局” ——秦都区马泉街道文兴西路社区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04-08
啥是友好型企业,且看劲牌“长期主义”思维04-08
微软公开回应停止在华运营传闻:不实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