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劳动仲裁工作,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策略:
1. 充分准备
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和权益受损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考勤记录等。
了解时效:明确仲裁请求的时效性,如二倍工资等请求的时效计算。
明确仲裁请求:清楚自己的仲裁目的、法理依据、预期赔偿金额及其计算方式。
2. 提交仲裁申请
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包含个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情况和申诉理由。
3. 仲裁流程
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决定是否受理。
调查取证: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
调解尝试:仲裁庭首先尝试调解,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开庭与裁决:调解不成则开庭仲裁,通过庭审调查和辩论后做出裁决。
4. 跟踪与回访
实行案件跟踪回访制度,了解仲裁结果落实情况,接受当事人监督,改进仲裁工作方式。
5. 宣传与培训
加强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提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企业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内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6. 效率与质量改进
劳动仲裁部门应优化仲裁程序,加强调解工作,提高仲裁效率和质量。
7. 三方机制
发挥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委员会和企业调解组织三方的作用,共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8. 法律支持
劳动争议发生时,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选择调解、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9. 执行与监督
确保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得到执行,并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通过上述步骤和策略,可以提高劳动仲裁的效率和质量,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关文章:
河南义马:行则将至,做则可成04-16
弘扬延安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丨西安临潼法院延安精神大家谈专栏04-16
两人撬锁入室盗窃,到外地用“跑腿”销赃……大庆警方跨省抓捕归案04-16
中央网信办:加大涉“开盒”挂人等行为举报受理处置力度04-16
主编有态度 |女教师临退休遭解聘:“没有合同工退休先例”本就不合理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