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私家车假顺风真运营出事故 保险公司拒赔获法院支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0:57:00    

羊城晚报报道:打着“顺风车”的旗号,干着网约车的营生——这样的“假顺风车”,你坐过吗?它们游走在监管边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更容易引发理赔纠纷。近日,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判决以“顺风车”为名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司机詹某自行承担交通事故损失。

据悉,詹某为其名下小轿车投保了商业险,投保单载明该车辆的使用性质为家庭自用,保险公司也以加黑加粗字体提示若车辆改变使用性质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投保后,詹某即在两个平台注册顺风车业务并接单。2023年3月4日,詹某驾驶该车辆搭乘乘客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詹某负全部责任。詹某认为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应由保险公司理赔6万余元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则认为,詹某将车辆用于网约车经营,改变了车辆的性质用途,导致车辆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应免除其保险责任。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詹某诉至法院。

案涉车辆是否改变使用性质,詹某是否以顺风车名义从事网约车服务成为本案的焦点。法院审理后认为,詹某从事顺风车服务还是网约车经营,应当根据接单量及频率、出行时间、出行路线、营运收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事故发生前,詹某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共接单430单,部分日期每日接单数超出地方规章对于顺风车接单每日不超4单的限制;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均不固定,不符合个人家庭用车时间路线较为固定的特点;从平台收入来看具有明显的盈利目的。

综合分析认为,詹某的行为不符合顺风车“顺便性”的特征,是以提供“顺风车”服务为名从事网约车服务。詹某改变车辆的使用性质,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却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和双方保险合同约定,对交通事故导致的损失,保险公司有权拒赔。据此,法院一审判决驳回詹某的全部诉讼请求。詹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维持原判。(记者黄松炜、通讯员熊灿)来源:金羊网

相关文章:

平潭自贸片区十周年 | 十年促融 绘就涉台解纷新“枫”景04-15

问界M7 Pro沈阳车展冲撞多车,回应:车辆被误启动,不满足AEB触发条件04-14

武汉交警“生命时速”无缝接力:早高峰时段30分钟跑完21公里04-13

“货不对板”现象屡见不鲜 消费者遇“照骗”如何维权?04-13

美上诉法院阻止特朗普政府解散消费者金融保护局04-13

云南2025泼水节期间道路交通管制通告,看这篇就够了!04-12

云南2025泼水节期间道路交通管制通告 看这篇就够了!04-12

北京交通部门倡议:更多场所开放地下及低风险露天停车场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