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监和前夫诈骗公司8000万元潜逃国外、知名润肤霜遭仿造并以“4至6折的优惠力度”为噱头对外销售……
2月25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警方纵深推进法治护企,以精准打击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成效。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将“上海公安经侦部门会同市工商联建立的‘蓝鲸’护企工作站线下服务与‘沪企管家 护企有我’线上专窗相融合”纳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2024年4月起,全市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陆续建成。近一年来,助力警方发现并破获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合同诈骗、串通招投标、侵犯知识产权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损害营商环境的经济犯罪案件1900余起,保护了200余个品牌合法权益。
虚假下单300余笔,非法获利3000余万
前期,青浦区某电商企业通过“蓝鲸”护企工作站向警方报案称,公司员工王某存在诈骗公司资金的重大嫌疑,且王某已失联。警方立即开展立案侦查,一方面全面调查案件情况,另一方面对犯罪嫌疑人开展追逃缉捕工作。
经查,该电商企业主营的数字化服务系为供需双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2022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担任平台销售总监期间,为牟取不法利益,与前夫朱某合谋在平台注册了多个虚假采购账户进行下单,并指定由朱某实际控制的公司进行供货。在供货方未实际供货,采购方也未实际付款的情况下,两人通过伪造、上传货物签收证明、付款凭证等方式制造交易成功且完成支付的假象,以此骗取平台向供货方朱某实控的公司账户支付结算交易费用。截至案发,王、朱二人在平台累计虚假下单300余笔,诈骗公司资金超8000万元,非法获利3000余万元。

朱某伪造上传平台的送货清单。 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2024年9月,依托国际警务协作,出逃境外的王、朱二人被遣返回国。目前,二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犯罪被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案件侦破后,警方走访报案企业,进一步指导企业完善“内部采购审批流程、管理人员权限、支付结算系统”等内部风控流程,并及时开展普法教育,帮助企业扎牢篱笆,提升防范经济犯罪意识和能力。
4至6折售假冒品牌润肤霜,涉案近百万元
普陀区“蓝鲸”护企工作站建设成立以来,普陀警方走访企业调研需求、指导企业筑牢安全防线。前期,在走访调研中,某上海市知名润肤霜品牌向警方反映称市面上出现大量假货,侵害了企业合法利益。
对此,警方高度重视,随即开展深入调查,依托市局“砺剑”系列打击整治行动,紧盯生产、包装、销售等各环节,不断循线追踪,深挖出了多个制假、售假团伙。截至目前,在市局经侦总队指导下,普陀警方针对假冒该品牌润肤霜售假团伙已开展3批次集中收网行动,先后侦破3起制售假侵权案件,共捣毁制售假窝点6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现场查扣假冒成品润肤霜1000余件,包装印刷模板4套,假冒包装纸箱、说明书等包材500余个,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

民警对假冒品牌润肤霜进行盘点。 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在近期侦破的一起集“制作、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案件中,以吴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未取得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以生产加工自营产品为由,委托一生产普通护肤品的代工厂为其生产加工无品牌标识的润肤霜;同时,指使他人仿照品牌正版样式设计、制作包材模具,并租用厂房作为组装窝点进行贴牌贴标。而后,吴某将通过网络结识的犯罪嫌疑人麦某、刘某二人发展成为分销商,通过他们开设网店,以“专柜正品”“厂家直销”“4至6折的优惠力度”为噱头对外销售假冒商品。截至案发,以犯罪嫌疑人吴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共计售出假冒润肤霜4000余件,涉案金额近百万元。
在查清上述犯罪事实后,2025年1月,上海警方在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协助下,先后将吴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现犯罪嫌疑人吴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麦某、刘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而另外两起案件中,4名犯罪嫌疑人也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将继续循线深挖上游,开展全链打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2024年以来,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共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60余起,侦破相关案件1700余起,破获了一批新类型案件,斩断了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的黑灰产业链条。严厉打击侵害交易秩序、支付结算环境,影响企业“安全感”的经济犯罪,2024年以来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共侦破相关案件400余起,一举斩断上下游利益链。
同时,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因风控意识薄弱、合规管理缺失、法律意识欠缺等因素,容易滋生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职务类犯罪。2024年以来,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共侦破职务侵占、商业贿赂、挪用资金等职务类犯罪案件700余起。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相关文章:
文学花边·现场丨上海作协换届,马伯庸等6人增选为主席团委员02-25
女总监和前夫诈骗公司8000万元潜逃国外,警方依托国际警务协助抓人02-25
报假警,还袭警,3人被刑拘!02-25
南宁海关缉私局发布悬赏通告:见到郑斯英等16人,立刻报警!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