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鼓励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多地开始“真金白银”加码民营企业深入创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16:53:00    

红星资本局2月19日消息,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强烈信号。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参会的企业代表“科技”含量很高,会上强调了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此外多地出台了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举措,加码民营企业对科创方面的倾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表示,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非常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可以大显身手,也正当其时。

银河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这次座谈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民促法即将颁布背景下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本次座谈会对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和市场风险偏好,打消国内政策不确定的疑虑,对于市场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资料图 图据ICphoto

鼓励创新

民营企业可“大显身手”

据央视新闻视频报道画面,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民营企业代表包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腾讯(00700.HK)创始人马化腾、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创始人马云、宁德时代(300750.SZ)创始人曾毓群、中国飞鹤(06186.HK)创始人冷友斌、正泰集团创始人南存辉、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新希望(000876.SZ)创始人刘永好、比亚迪(002594.SZ)创始人王传福、韦尔股份(603501.SH)创始人虞仁荣、小米集团(01810.HK)创始人雷军、奇安信(688561.SH)创始人齐向东、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美团(03690.HK)创始人王兴、科大讯飞(002230.SZ)创始人刘庆峰、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寒武纪(688256.SH)创始人陈天石等。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些企业代表既有“顶流”又有“新秀”,来自多个领域,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新能源、制造业、AI、农业等。与上次座谈会相比,“科技”含量提高。

座谈会上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会上还特别提到了“加强自主创新”。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产AI大模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机器人亮相春晚玩起了高难度转手绢;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凭借过硬的质量和高性价比,逐渐赢得国际市场青睐……技术突破正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

有基金公司指出,在对外中美科技竞赛、对内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层重申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从发言企业家来看,聚焦在硬科技领域,反映出在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阶段主要聚焦于实体产业。此外,也有机构表示,期待接下来会有支持性政策出台。

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民营科技企业有望迎来技术创新爆发期。他对红星资本局解释了会议的积极信号,比如中国将对大型科技企业更加支持,放活民企,科技板块将迎来政策利好;同时国家将为大型科技企业输送更多要素资源,包括技术、人才和资本要素,推动科技企业加速发展。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去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随后央企创投基金密集创立,今年1月规模达百亿的国新创投基金启航,将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也表示,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非常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可以大显身手,也正当其时。

去年“创新”相关政策高频出现

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恰逢国家层面推动民营经济立法的关键节点。2024年,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加速,从制度层面消除政策不确定性;国家发改委也在2024年召开多场民企座谈会,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解决融资、税收等痛点。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近两年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呈现了不同的特点,比如2023年的民营经济相关政策相对密集,2024年的政策则更侧重创新激励。

2023年7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又称“民营经济31条”)出台,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优化市场化的重组机制、预防和清理欠款问题等;随后下半年相继出台了税费优惠、优化法治环境、推进普惠金融、强化人社支持等相关举措。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首。相应的该年民营经济政策中“能力”“产业”“机构”“科技型”“组织”等与创新有关的词汇高频率出现。

去年备受关注的莫过于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相关推进。该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将“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核心关切纳入制度框架,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已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去年12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本月将迎来二审。

多地出台推动民营经济政策举措

支持超亿元

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各地民企座谈会已“先行一步”。

浙江把座谈会常态化,去年仅省发改委就召开了30多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天津今年也表态,将定期召开民营企业调研座谈会,围绕当地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设置特定主题。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江西、河南、贵州、浙江、湖北、山东等多地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共同点都是“收集困难和诉求”。

2月17日的座谈会提出,要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次日,国家发改委也披露了民营经济相关工作进展,表示将与有关方面一道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非禁即入”要求。同时,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积极参与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这些措施延续了此前持续放开民企行业准入、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期问题。也意味着融资问题、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以及合法权益保护等在今年将迎来更大力度解决落实。

红星资本局还注意到,2025年地方“新春第一会”也多聚焦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等。如前10经济大省市中,上海、湖南、福建、河南4地聚焦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统一大市场;广东、江苏、安徽3地聚焦科技创新。

近段时间各个地方出台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举措,也相应延续了“新春第一会”的精神。

比如上海侧重“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在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五个方面安排共58条任务举措。

安徽在2月也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点落在了“人工智能”,表示要积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专项支持政策研究。同时省会城市合肥已率先完善了财政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

江苏苏州2月推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政,出台14条“真金白银”针对性政策,单项支持最高达1亿元。

福建、浙江也加码侧重科技创新。

福州发布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引进的省级重大研发平台按省级补助的50%,最高500万元配套奖励;泉州市将加码奖补企业研发投入,首次设立超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预计惠及企业超千家。

浙江则提出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力,提升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力度。其中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参与占比,将不低于80%。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相关文章:

​阿里概念高开,天玑科技等股涨停02-21

恒指高开2.27%收复23000点关口,恒生科技指数涨3.36%02-21

银河证券: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电力数字化转型02-21

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开幕在即,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有哪些新思考新期待02-21

稳外资“1+N”政策组合拳将出,中国市场仍是跨国公司优选项02-21

多部门协同发力,以务实举措稳外资02-21

江苏:将完善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政策,优先满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02-20

商务部:今年已有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