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的“群聊门”事件持续发酵。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创建的私密群组中,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泄露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计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拉入群组后曝光了这一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该国政府在信息安全和内部管理上的漏洞,也引发了对高层官员责任和诚信的质疑。 政府对事件的处理做法引发了部分国会议员的不安。民主党人要求对泄密问题展开调查,并对美国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非常不满,他们提到当年华尔兹在批评国务卿希拉里的“邮件门”事件时完全是不遗余力的。国会共和党人则慎重一些,他们承认这是一个错误,但多数人表示希望在听取此事的完整简报后再下结论。而共和党人、众议院议长约翰逊更为直截了当,声称“无意对相关官员进行进一步调查或予以纪律处分”。福克斯新闻主播汉尼蒂则称这是“左派发动的抹黑行动”。美国两党在应对这一突发事件时被认为仍然是以党派划界,不顾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 实际上,美国国防部在2023年就发布过一个备忘录,其中提到不要使用Signal软件来处理任何非公开官方信息。3月18日,五角大楼曾因存在技术漏洞而警告其员工不要使用Signal,声称俄罗斯黑客组织可能利用其漏洞监听加密对话。但其国防部长赫格塞思3月24日使用该软件在群聊中主动发送机密信息。 美国政府高层保密意识的淡薄也透射出其背后的心态。一方面美国负责外交安全事务的高官表露出自负意识,相信作为世界上武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地方武装进行军事打击是“小菜一碟”,对他们来说,沟通交流的方便要比通过繁琐手续保护机密信息更为可取。另一方面,这一届政府部分官员从政履历不足,有些人是彻底的“政治素人”,相对缺乏保密意识。总统特朗普表示,因为袭击是成功的,泄密并未对行动产生实际影响,因此他仍然信任国家安全团队成员。华尔兹声称要邀请马斯克手下的技术专家来帮助核查记者是如何进入该群的,这表明他们依然把重心放在程序问题上,而对于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则未作为重点。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同样也关注到了“泄密门”事件,但其重心没有放在自我反思方面,而是话锋一转,直接将矛头转向毫无关联且毫不知情的中国,宣称“美国网络安全的薄弱对作为其主要网络对手的北京来说是有利的”。它的理由很奇葩:美国是一个开放社会,而中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像“群聊门”这样爆出安全漏洞的问题实际上给了中国可乘之机。 美媒这种指责不仅跑题,而且毫无依据。第一,中国并非一个“封闭社会”,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包容地拥抱世界。第二,中国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立场坚定,坚决打击网络黑客行为;那个在“斯诺登事件”后惊慌失措,对盟友首脑的手机进行全方位监控,对伊朗核电站进行网络攻击的国家,早已在世界广受批评。第三,中国曾经深受网络攻击的侵害,境外势力对我政府机关和科研院所的网络攻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此中国不得不主动提高防范意识。《外交政策》的文章还提到,没有中国官员会不小心把一名记者加入群聊,中国官员也不会通过手机聊天工具讨论敏感事务。但作者未将其归因为中国在深受其害背景下的防御性反应和自我约束,而是暗示中国会在提升应对网络攻击的警惕性后主动攻击别人。这一逻辑实在荒诞。 美媒这种赤裸裸的污蔑不仅体现出美国一些人仍在习惯性使用其不负责任的甩锅行为来应对自己造成的各种危机,同时也表明其并未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及严重性,拒绝为自己的失误买单,拒绝进行深入的反思,不从真正的源头上去找原因,只是一味淡化影响推卸责任,这只能导致此类事件还会以其他形式重演。(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章:
重庆啤酒发布2024年报和ESG报告: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ESG评级再创新高04-02
纳指期货盘前跌超1% 市场等待特朗普关税开火 | 今夜看点04-02
俄美又要谈了!拉夫罗夫:正筹备新一轮会谈04-02
上证民企公司债指数报165.12点04-02
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新规发布04-02
国家发展改革委:严厉打击有偿信用修复乱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