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通过隧道时你是否听到过这种“咆哮式”通话。
“喂?我过山洞呢!信号不太好!”
如今坐在飞驰的高铁列车上就算是在隧道里,“信号满格”也不再是新鲜事畅快通话、刷剧的体验让不少网友直呼过瘾。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一起来看看!
隧道里的信号从哪来?
在修建高铁隧道时,一般每隔500米就设有一个洞室用于安装运营商的通信设备,相当于在隧道里每隔500米就有一个“基站”。

有了“基站”自然还需要“天线”,隧道洞壁上装设有通信漏泄电缆与相邻洞室的“基站”相连接,就像室外的“天线”可以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这些通信漏泄电缆安装高度也有讲究,一般铺设在高于轨面2.1米和2.6米的洞壁上,刚好与列车车窗上下沿对齐,提高覆盖效果,减少信号损耗。
“小绿人”深夜出动
每到深夜一队骑着电动车的“小绿人”就会在高铁隧道里“飞驰”,他们就是巡检通信设备维护手机“满格信号”的铁路通信工。

巡检中,“小绿人”要逐一检查隧道内的通信设备设施和漏泄电缆,利用天线和仪表检测通信网络信号是否达到“满格”。

检修4小时,只为160秒
凌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通信段晋城东通信工区的职工们,进入郑太高铁珏山隧道开始了夜巡。

郑太高铁纵贯太行山沿线设隧道39座,最长的珏山隧道超过13公里,每天有上百趟列车穿梭其间。山峦层叠,地势险峻,给保障列车信号稳定带来了挑战。

初春低温湿冷,隧道设备容易受损,列车高速经过产生的气流和震动也可能导致漏泄电缆两端接头松动,影响数据的传输,造成信号不佳。

因此职工们要逐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信号弱的地方确保网络稳定畅通。

高铁列车穿过珏山隧道仅需160秒,而“小绿人”却在隧道里检修了4个小时,他们的坚守只为保障这160秒的通信畅通。

来源:中国铁路
相关文章: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10亿人次04-17
号手就位 梦想启航(兵之声)04-15
五险一金!昆明电缆集团新能源公司招人了04-14
“大河之南号”带您游遍大好河山04-14
苏州东站,重要进展!04-13
吃好、喝好、玩好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为何圈粉无数旅客?04-12
杭州这一市域铁路,有重大进展!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