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管辖权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属人管辖权:
指各国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实行管辖的权利。
属地管辖权:
指国家对领域内的一切人(除享有外交豁免者外)、物和发生的事件具有的管辖权。
保护性管辖权:
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
普遍性管辖权:
根据国际法,国家对于国际犯罪,无论犯罪人的国籍如何,也无论他在何处犯罪均有权实行管辖。
此外,在民事诉讼中,管辖权还包括:
级别管辖:
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地域管辖:
按照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所划分的管辖,具体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
法律规定某些特点案件必须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其他人民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准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
协议管辖:
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建议在具体案件中,根据案件性质、涉及的法律关系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
相关文章:
首个云超算国标正式发布04-17
教育部: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04-16
全国政协委员王宜:让药食同源造福百姓健康04-15
济南儿艺斩获12项资助项目 数量居全省文艺院团榜首04-15
兴县人民法院公 告04-14
海关总署: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04-14
突发!山西省省长金湘军被查04-12